寡头格局初现,后来者京东云能否弯道超车?

发布日期 2018-10-15作者: Min

对于国内的公有云服务市场来说,刚刚过去的9月实在值得浓墨重彩来描述,几乎所有的公有云计算厂商巨头都在这个月弄出了不小的动静:9月19日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上线新一代面向万物智联的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2.0;一周后百度ABC云智峰会上,百度宣称要构建百度云生态,打造最“智能的云”;9月26日,2018 京东云“相加·创无限”合作伙伴大会召开,大会发布了京东云生态的核心理念、时代使命、最新进展,并携众多伙伴共同探讨了生态云发展趋势;9月最后一天,腾讯最新一轮架构调整公布,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开始强化云计算深耕To B业务。


从这些巨头纷纷加码云计算业务的行动中不难发现,云计算已成为国内外互联网巨头战略布局的重要资源。中国的云市场整体规模虽然暂时无法与美国市场相提并论,但其发展速度非常惊人。根据IDC今年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2017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首次超过40亿美金,其中IaaS市场再创新高,增速达到72%。


截至目前,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国内外的云市场的格局初现。根据IDC的数据,阿里云、腾讯云分列公有云IaaS厂商市场一二的位置,同时阿里云也以其绝对地位位列全球公有云IaaS市场厂商第三的位置,仅次于AWS和Azure。与八九年前就开始布局云计算的BAT相比,两年前才开始布局的京东云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云计算领域的新军,在这个竞争激烈而且寡头格局初现的云计算市场,京东云是否还有机会分得一杯羹,甚至实现变道超车?


超级生态体系


得益于阿里云和腾讯云的多年深耕,当用户提及这些云服务厂商时,总能与一些独特的信息画上等号,诸如阿里云的自主可控,腾讯云的社交生态等等,在这些五花八门的营销话术背后,是每家公有云、尤其是提供IaaS服务的公司背后最大的相似之处----庞大的超级生态体系,而后来者京东云也同样为自己的服务加上了“生态”的标签。


对于京东云的生态系统,京东云总裁申元庆表达其宗旨是“开放、合作、共赢”,京东云在其中扮演着云计算服务公司的角色。对此,申元庆解释是服务公司与其他公有云平台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二者考核的KPI是完全不一样的。平台公司考核的KPI是平台上合作伙伴的数量,而服务公司考核的是服务的满意度、是体验。“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对客户、合作伙伴和京东云这三者的重要性排序是不同的。我们的排序是,客户第一,合作伙伴第二,京东云自己利益排第三。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是共生共荣的,只有朝着共同的目标,共同赢得用户、满足客户,我们才有生存空间。”


对于京东云的这一定位,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生态业务负责人刘子豪则从先天和后天两个角度解释了京东云生态系统的产生原因:从先天来看,京东的超级电商DNA成就了超级云,因为超级云从基因和商业模式与超极电商是一致的,无论是商品还是计算力,都是批发之后进行零售,核心都需要将用户体验和服务做到极致,将性价比做到最好,才能赢得用户。亚马逊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后来者京东同样可以成为超级云的服务商。



而后天的努力更为重要,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京东云从人才、产品、技术以及合作伙伴等方方面面都在飞速变化中,在一年的时间里,京东云网罗了大量云的网络存储、计算、数据人才,以及营销、物联网甚至教育领域等等方方面面的人才;其产品更新速度也令人吃惊,一年时间便上架了超过100个云产品;对于合作伙伴挑选十分审慎和严格的英特尔,也在两年的时间里,与京东云完成了从硬件软件合作到存储和网络等等方方面面的合作。基于这种深度的合作和了解,英特尔副总裁马子雅盛赞京东云“已经成为国内外最有竞争力的云计算公司之一”。


这种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的努力为京东云带来了巨大成功,2018 年全球知名研究咨询机构 Forrester 对京东云在产品能力、战略布局、市场表现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测评,京东云作为进步最快的云厂商之一,获评「卓越表现者」(Strong Performers)。京东云目前共有 10 多大类、100多款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实现技术创新,注册用户超过 33 万。


基于超级生态的理念,京东云希望透过技术赋能、场景赋能、品牌赋能以及生态聚合赋能的方式,构建“生动、专业、共赢、信赖”的全景式云生态系统。目前,京东云的合作伙伴数量已超过2500家,京东云的生态系统已经囊括IaaS、PaaS、SaaS的全栈式服务,从IDC业务、云计算业务到综合业务的全频段服务,公有云、私有云、专有云、混合云等全场景服务,覆盖了互联网、电商、制造、能源、零售、物流、金融、医疗、教育、传媒、城市建设等全行业应用平台。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申元庆在大会上说道。同时,刘子豪也表示,京东云致力于成为全世界的生态云之一,所以前期的基础投入非常巨大。而接下来,京东云希望在底层建设上能够帮助合作伙伴做更专业的事情,成为各行业合作伙伴值得托付和信任的云计算服务商,共同建立强大的超级云生态系统。


京东云能否弯道超车?


ABC(AI、大数据、云计算)是信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推动力量,自从2006年以亚马逊推出AWS和Hadoop诞生为标志,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随着云服务的不断发展,服务商解决方案逐渐成熟,云服务的生态环境更加完善,云服务渗透到各行各业,形成了越来越多企业上云成功的案例,企业对云计算的认知也逐渐提高。根据Gartner统计,中国公有云整体规模(IaaS、PaaS、SaaS、BPaaS、云管理与安全服务)预计在18年突破300亿元,19年突破400亿元。


刘子豪将云计算比喻为未来数字经济中的水电煤气,他认为云的基础设施建设才刚刚开始,未来云计算领域发展空间巨大,云计算经济大有可期。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市场远未到成熟的阶段,“现在的领先者并不代表未来持续保持领先的地位”。


刘子豪的观点其实有据可循。追溯到十多年前云计算市场发展初期,当时的市场是以亚马逊和Rackspace二者分庭抗礼,但很可惜Rackspace由于后续资金的问题,在五年前退出竞争,将第一的位置拱手让给了亚马逊,Rackspace 首席执行官 Taylor Rhodes 后来提到,亚马逊之所以能在这种规模游戏中胜出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装备更先进,也就是资金能力更强大。“他们对这个市场的期望设定了一段很长的不赚钱的时间,他们是为了增长进行再投资。而我们的创新无法跟上这种脚步。”在今年 Gartner 发布的全球云基础设施即服务魔力象限,Rackspace 已不见踪迹,这样的结果令人唏嘘。


当然,能够确保在这种规模游戏的赢家地位的因素有多种,除了资金、人才、技术的创新、生态系统甚至时机等等都至关重要。无论如何变化,现在行业普通的共识是,未来云计算能够坚持和胜出的筹码,就如同所有的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一样,规模化、成本优势、以及便利性,都缺一不可。


在京东云的合作伙伴大会上,红杉宽带合伙人徐全利提到,前十年云计算的发展,基本卖标准化的存储计算、网络和数据库的服务。但是进入第二个阶段,标准化的服务已经不够了,“因为要跟业务场景和不同行业结合,任何一家企业即使是NO.1的,也没有精力做到”。眼下云计算产业更依靠安全性、可靠性和服务能力,对于品质和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


正因为如此,虽然大的云计算厂商都有强大的资源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要覆盖所有场景和行业几乎不太可能,所以诸如京东云这样的云计算服务商,都会选择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诸如上游的软件硬件提供商,芯片服务器提供商,以及下游的PaaS、SaaS 厂商,通过这样的合作建立强大的生态系统,来拓展服务半径,并加宽自己的护城河。


对于生态系统的建设,几乎所有的云计算厂商都在不断打破新的想象,诸如今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与SAP和VMware这两家竞争对手的合作;京东云合作伙伴大会上,除了英特尔这样的传统IT厂商,万达、长虹等等传统企业,以及品友互动、尼尔森这样的服务商,也都加入了京东的生态系统,组成了京东云物联网产业联盟。


商业的嗅觉最为灵敏也最善于审时度势,对于行业各大企业和机构向这些大的云计算厂商的纷纷靠拢,一方面说明云计算是大势所趋,而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合作伙伴挑选的云计算厂商具有足够的号召力和能力,来打造一个更强大的服务于不同企业和不同场景的生态系统,同时也能让生态合作伙伴受益。用尼尔森网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余的话来说,在这样的一个生态里面,合作伙伴是“站在(京东云)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的”,所以能“看得更远、站得更高”。


尽管有很多专业的机构对未来的云市场格局做过许多预测,但是对于一个规模和想象空间巨大、刚刚起步而需求又不断变化的产业和市场而言,现在给出一个确定的结论还为时尚早,在充满变数的市场中,未来世界还有无限的可能性,这也是京东云在云计算领域迟到近十年后,依旧义无反顾上场来分一杯羹甚至想弯道超车的依据所在了。


“我非常赞同未来世界无限的可能的情况下,当硝烟散去之后,确实可能只有几家全栈式云厂商,但是我们相信京东云会是其中一家。”刘子豪非常笃定地说道。

本文来源:成功营销